“報復”來了,“消費”沒來
改革開放后,國門打開,大量涌入的外賓刺激了中國酒店業的發展。當時中國的酒店數量不多,尤其是高端酒店。高端酒店最賺錢的時期,正是改革開放后,中國酒店業的起步期。
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和申奧成功,帶動國民經濟飛速發展,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,國內差旅需求快速增長,帶來經濟型酒店發展的黃金十年。
從 2013 年至 2019 年,我國住宿業客房數從 265.51 萬間增長至 422.75萬間,復均合增長率達 8.06%,而我國住宿業營業額僅從 3527.99 億元增長至4343.61 億元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3.53%,酒店供給增長速度遠超營業額增速,供給嚴重過剩,擠壓酒店盈利空間。
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刺激酒店需求,拉動酒店投資。酒店投資建設周期較長,當經濟進入衰退周期,酒店投資正處于最火熱的時候,大量新建酒店準備投產或仍未進入盈虧平衡期,供大于求壓制酒店盈利能力,供需錯配產生酒店行業周期性。過去酒店生意的紅火,并不是我們的經營水平有多高,而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高給酒店業帶來的紅利罷了。
19年酒店業已顯疲態,疫情兩年來“遷延不愈”,更是雪上加霜。我國的防疫工作高效、到位,無奈受國外豬隊友低效防疫的拖累,我們的生活始終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。酒店行業在這兩年里被重創,說好的“報復性消費”,只來了“報復”,沒等到“消費”。一個國內排名前三的PMS供應商,每月有平均20-30家用戶倒閉。酒店行業是個傳統行業,它像一塊“海綿”,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員。這個行業垮了,必將導致社會的動蕩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。會議指出,工業和服務業在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中起著骨干支撐作用。當前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仍不牢固,服務業因受疫情等影響存在一些特殊困難行業,近期要抓緊出臺措施,加大幫扶力度。
冬殘奧會將于3月4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;兩會分別在3月4、5日召開,3月中旬結束。3月中下月旬和4月上旬,是關鍵的政策窗口。政府一定會在兼顧防疫的同時,振興酒店行業。
即使疫情過去,目前國際局勢和經濟環境也是危機重重。酒店要有“好日子”過,不但要有工匠精神,還要實行精細化管理。由于長期缺少在數字化運營方面的投入,酒店行業已處在精細化管理排名墊底的位置。
評論